返回主站| 会员中心 |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重金属检测,在线水质监测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郭宏凯
  • 电话:0592-3833521
  • 邮件:ghk0212@126.com
  • 手机:18606009609
  • 传真:0592-3833828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2011年行业发展现状(转发)
新闻中心
2011年行业发展现状(转发)
发布时间:2012-09-12        浏览次数:486        返回列表

1 2011年行业发展现状
  1.1 行业发展环境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节能环保列在七大新兴产业之首,这对环保行业以及环境监测仪器行业是极大的利好。同时,经过“十一五”的奋斗,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骨干企业在经济实力、竞争实力、科技创新能力、价值创造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环保政策和法规方面,2011年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针对减排和治理的政策、法律、法规,例如环保部出台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其中提到:“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质大幅提高;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得到提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扭转;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规定了五种主要重金属、144个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治区域及4000多家重点污染源需要开展重金属排放的监测工作;《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新的排放标准将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对自动监测设备的方法、精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各地方环保部门也分别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和制度,对本地区的污染源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这些措施的出台都将为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发展指明新的方向,必然会给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带来新一轮的市场需求和热点。
  1.2 行业经营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国共有约200家生产废气、废水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企业(含集成商),与上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其中,有120家企业生产废气在线监测系统,80家生产废水在线监测系统,这200家企业中有20余家属于独资或合资企业。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监测仪器委员会的统计,环境监测仪器行业2011年环境监测设备总销售额达到32亿元,相比2010年下降8.6%。全年利税总额达到13.4亿元,相比2010年下降6.0%(见图1、图2)。


  对比2010年的数据可以看出,2011年环境监测仪器行业整体发展出现了负增长,主要原因是由于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许多新的政策尚处于制定、细化和探索过程中,未能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相信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推进,市场需求会逐渐扩大。统计数据显示,行业销售收入前10位的企业与2010年基本相同,排名顺序变化也不大,反映出行业中的骨干企业经营稳定;市场格局也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异军突起的企业。从排名前10位的企业销售收入分析,相比2010年的变化不大,这也反映出这些企业在经营上更加成熟稳健,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
  2011年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约占全行业收入总额的61%,与2010年的60%相比变化不大。这说明行业市场在集中度方面没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同时也反映出其他企业在区域、技术、产品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竞争优势。2011年行业整体出口合同额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下降。绝对数量仍然不大,只占到监测设备总销售额的1%左右。据统计,至2011年末,行业从业人数总量比2010年增涨了27.4%(见图3)。从业人员的增加也反映出行业企业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图3 环境监测行业2011年末从业人数

图4 环境监测仪器年销售数量
表1 监测仪器年销售数量收入统计

  以上数据说明,污染源端监测仪器在经历了“十一五”期间的大规模建设后,2011年监测仪器(特别是污染源自动监测仪器)的市场需求已经趋于平稳,在“十二五”规划中,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减排任务,由于氨氮监测仪器安装实施条件相对简单,许多地区已经逐步开始推进安装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市场需求;另外,CODCr监测仪器仍然有较大的市场需求,这主要是由于CODCr监测仪器的寿命相对较短,一些几年前安装的设备已经达到使用期限,加上各地区对在线监测数据审核的加强,一些不能稳定运行的设备被淘汰更换,这些因素也导致产生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再加上国家加强了对重金属防治的要求,水质重金属检测设备的市场也在逐渐增加,这些因素使得2011年水质类监测仪器的销售数量较2010年增长了10.6%。虽然“十二五”规划中也增加了氮氧化物的减排指标,但是由于脱硝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氮氧化物监测仪器的需求尚需要随着脱硝工程的实施才会有较大的增长。因此,烟尘烟气类监测仪器的销售数量较2010年下降了22.6%。同样受“十二五”规划的影响,环境空气监测设备较2010年增长了171%,数据采集仪较2010年下降了78.4%。
  从各类监测仪器所占比例来说,水质类监测仪器和烟尘烟气类监测仪器的销售仍然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两项之和超过整个市场份额的90%。说明了污染源端的自动监测仪器市场仍占据行业内最主要的市场份额(图5)。

  图5 2011年各类别仪器市场占比情况
  总之,通过对行业产品的销售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环境监测仪器的市场情况对政策影响的关联度非常高。从以上数据还可以发现,行业仪器产品的生产数量和销售数量基本相等,这说明行业内的各企业基本都采用了按订单生产的方式,以减少库存资金占用。数据同时也说明了环境监测仪器市场区别于其他工业产品市场的特殊性。而从另外一方面也能反映出,行业中大部分企业的生产能力尚未能达到最佳状态,行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
  1.2.2 行业成本费用及盈利能力分析
  从2011年行业销售收入和销售数量分析来看,2011年行业销售收入与2010年相比略有下降,行业产品销售数量(台/套)中的烟尘烟气仪器数量下降,水质监测仪器销售数量略有提高。由于烟尘烟气监测仪器的单套价格要高于水质监测仪器的单套价格,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平均单套仪器销售价格与2010年相比基本维持在相同的水平。
  从利税总额分析和从业人数的分析看,行业利税总额与2010年相比下降约6%,从业人数同比增加了27.4%,因此可以推断,人力成本增加也造成行业的盈利总额略有下降。同时,2011年全年CPI涨幅为5.4%,使得劳动力成本与2010年相比有一定的增加,这也增加了企业的支出费用。
  从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几位的企业中的环境监测产品收入,与2010年末环境监测领域从业人数的数据对比分析来看,与2010年相比,这些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基本持平,而从业人数增长了约10%,导致人均销售收入略有下降,其中部分企业下降较大。
  总体来看,环境监测仪器产品销售虽然保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其后的安装调试、验收等工作周期较长,加上回款不及时或困难,实际利润并不乐观。而运营服务随着对运营服务规范化要求的提高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盈利就更加困难。
  1.3 行业技术发展进展
  1.3.1 行业总体技术进展分析
  2011年,国家环保部门和地方环保部门对在线监测仪器的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正式实施,各级环保部门都加大了对仪器使用的可靠性、准确性及质量保证的检查、核查工作,大大提升了在用仪器的运行质量水平。在保证在用仪器的质量水平的同时,2011年行业骨干企业继续保持在研发上的一定投入。据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研发投入达到2.7亿元,与2010年的3亿元研发投入基本持平。
  同时,针对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各项政策提出的新的监测要求,行业内骨干企业还开展了多种新型仪器的研制,以满足环境监测不同领域的要求,例如重金属监测、便携式监测仪器、VOC等监测仪器,部分仪器的研发在国内属于领先地位。行业骨干企业还积极参与国家重大课题和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参与或组织起草编写了《 “十二五”环境保护领域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规划、《烟气排放中汞监测设备技术规范》、《水中重金属监测技术规范》等国家重大课题和标准规范。
  1.3.2 行业新技术开发应用分析
  2011年,根据国家开展的烟气中汞金属浓度排放监测要求,行业骨干企业积极与行业协会和环保部相关部门配合,引进吸收国外烟气汞排放监测技术和设备,开展了烟气中汞排放连续监测设备的研究开发工作,为烟气中汞排放连续监测设备的国产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大大降低了烟气中汞排放监测设备的制造成本。同时骨干企业还积极参与了试点示范工作,参与编写了烟气中汞排放监测设备相关的技术规范,为国内烟气中汞排放连续监测的全面开展做好了准备。
  2011年,在水质重金属含量连续监测设备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也取得重大的进展,基于比色法和阳极溶出法的一系列水质重金属含量监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示范性的应用工作效果显著,使得继C O D C r和氨氮监测设备之后,水质重金属含量监测设备成为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又一个主要市场。与此相关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标准也在行业内的骨干企业和专家的积极参与下得到完善。
  2011年行业相关企业还开展了总磷、总氮、低浓度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臭氧、VOC、PM2.5,以及便携式和应急监测设备的研发工作,这些监测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符合国家关于环境监测的新规划、新要求,也将为监测仪器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1.4 市场特点及重要动态
  纵观2011年环境监测仪器市场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主要市场仍然集中在污染源监测仪器,环境空气及地表水监测仪器的市场有所增长,但与污染源监测仪器相比,市场规模仍较小;
  (2)行业排名前列的企业发展稳定,与2010年相比,排名前几位的企业变化较小,说明骨干企业经营稳定,行业骨干企业集团逐渐形成;
  (3)国家政策的影响仍然对行业发展的方向和市场规模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些有特色技术或资源的企业可能会因为国家环保政策的利好影响而快速发展;
  (4)行业内的企业分工仍然不明确,很多企业的主要产品和技术存在雷同情况,以服务性为主的企业受政策影响尚未形成规模;
  (5)行业内的资本运作逐渐加大,已有多家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可以预见,行业内的并购将会加剧;
  (6)骨干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设备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国家加大了对先进监测技术和装备的科研投入,将对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自主化水平起到重大的作用。
  1.5 行业主要(骨干)企业发展情况(见表2)
  表2 行业主要(骨干)企业发展情况

  与2010年相比,行业中大多数骨干企业的业绩基本持平,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国家出台的许多新政策尚未真正开始大规模实施,因此2011年的业绩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市场变化的真实情况,更进一步说明了环境监测仪器的市场受国家政策影响明显。
  2 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1年,环境监测行业发展总体比较平稳,行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正在逐步解决,总体上有所好转,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2.1 监测仪器的研究开发储备不足
  2011年,我国提出进行烟气中含汞的总量控制,并进行了烟气中含汞连续监测的示范项目,但是国内关于汞排放连续监测的基础研究很少,没有相关的设备,因此在这次示范项目中全部安装的都是进口设备。类似的现象在其他监测项目上也经常出现,如2012年PM2.5的监测仪器市场,仍是以进口产品为主。环境监测仪器的研究涉及多个交叉学科,从开始研究到产品推出,研究过程比较长,而环保监测仪器的市场政策性很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保证,企业看不到市场,无法持续投入某一产品的研发工作,一旦政策需求突然出现,又会造成全行业跟风突击研发的情况,既影响了研发产品质量又浪费了研发资源。